1)第三章 逆风翻盘_煌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杨百户似乎见惯了上官的德行,因此没有过多的情绪波动。

  他站在山坡上看了眼局势,叹了口气,对家丁道:“贼人太多,打不赢了,快去通知下徐煌,让他赶紧跑吧。”

  说着,杨大库在家丁的簇拥下逃命,他身旁有七八名家丁随行,这些家丁都拿着精良的鸟铳,可以进行远程射击,但所有人忙着逃命,没有一个人想到用手中的火器毙敌。

  徐煌心中叹息,两个千户所的官兵如此不堪一击,竟被战斗力极低的流贼打败!

  现在官军后撤,没人从旁牵制,他也是独木难支。

  “撤!立即后撤!”

  眼见周围的闯军越来越多,徐煌果断命令部下跑路。

  让他欣慰的是,他手下仅剩的三十多个兵,没有辜负他的教导,跑的很专业!

  他们一个个脚下生风,眨眼工夫就甩掉了跟在身后的闯军,甚至追上了正在逃命的杨百户,让杨百户大为惊奇。

  徐煌提着鲁密铳往后跑,同时回头搜索闯军主将的位置。

  忽然,他眼睛一亮,发现了百米外闯军中一名骑着油黑健马的大汉,只见那大汉戴着红缨毡帽,打着披风,身材很高。

  此时闯军大多在进攻,只有极少的老营人马围聚在贼首“一条龙”身边,在山坡上俯视,很显眼!

  “就是他了!”

  徐煌又往前跑了一段距离,和后面追赶的闯军拉开了距离,并保持着与“一条龙”大约七十步的距离。

  (明朝的量地尺不统一,一般考古界最常引用的是厘米,一步五尺,即是一米六,方便计算一步一米五也行)

  根据徐煌对明末鸟铳(火绳枪)的了解,这玩意精准度虽不如近代的线膛枪,却也不差,没有想象中那么废,射程也较远,七十步的距离应该问题不大!

  明朝范景文撰的《师律》中提到:“后手不用弃把点火,则不摇动,故十发有八九中,即飞鸟之在林,皆可射落,因是得名鸟铳。”

  明末改装后的鸟铳身管较长,口径较小,发射同于口径的圆铅弹,射程较远,侵彻力较强。

  相对于欧洲和日本鸟铳,明军鸟铳增设了准星和照门,形成三点一线,又将直形木把改为托住铳管的曲形木托,持枪射击时可稳定持枪进行瞄准,射击精度较高。

  戚光的《纪效新书》中则记载鸟铳射击的精准度:“试火器,以八十步立五尺高、二尺阔木牌,三发一中,十发七中为精;”

  也就是说,在八十步外的一个人形木牌,戚家军精兵的命中率是七成!

  而徐煌手中拿的是鸟铳中“最远最毒”的鲁密铳!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准度,都是公认的比鸟铳强!

  奔跑中的徐煌一个翻身趴在草丛中,打量了一番周围,他不急不缓地取出搠杖清理膛管,然后从火药罐和发药罐中取出火药铅弹装好。

  最后,徐煌再度打量了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fkxx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