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二百八十四章 火头军_游钓天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下面还有什么工作?其实工作也不太多,就是把12根海竿和3个竿架都组装好,然后挂上洪涛特制的玉米豆,准确的扔进钓点里,再装好报警器。

  说着简单,在夏天的野外,顶着大太阳,连续把12根4米多长的海竿准确的扔进60米或者100米开外的钓点,这也是个苦活,用海竿钓过鱼的人都知龗道,这一趟竿子扔完,就会出一身汗。

  不过洪涛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王健帮他组装鱼竿,艾琳帮他把鱼钩上挂上玉米豆,他就一根一根的往钓点扔就可以了。之所以王健不帮他扔,并不是偷懒,而是王健的抛竿技龗术还不太过关,达不到指哪儿打哪儿的程度,尤其是面对洪涛打的这种小窝子,他无能为力。

  洪涛完全能够应付这种难度的抛竿,就算是再远一点也能把钩组准确的扔在自己瞄准的水域里,误差不会超过1米。当然了,这是在无风且使用编织线的情况下,如果有侧风或者线径过粗,抛竿的准度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。

  这次洪涛使用的是串钩钓组,也就是铅坠绑在整个钩组的最前端,在铅坠后面的主线上,每隔35公分就绑上一只用10号编织线为子线绑好龗的鱼钩,子线长度15公分,一共有3只钩子。

  这3只钩子在铅坠后面形成一串,所以叫串钩。串钩的规模可大可小,最少可以只绑一只钩子,也称单钩或者独钩,是专门用来应付水底复杂地形的;最多可以绑5只甚至更多,至于到底能绑多少,就要根据钓鱼人抛竿时所留风线的长短来决定了,一般都不会超过5只,再长就不好抛竿了。

  按普通人的想法来说。应该是钩子越多上鱼的几率就越大,其实不然。由于鱼竿的主线从岸边到水下是有一个角度的,所以在这条线前端绑的钩子,越往后面排,钩子离开水底的距离就越大。

  比如你第一个钩子连同子线完全平摊在水底,那么第二个钩子可能就只有钩子接触到了水底,而第三个钩子差不多已经小幅度的离开了水底,再往后面数,每一个钩子离开水底的距离就会越大。

  由于这种钓底的方式只适用于底栖鱼类,比如鲤鱼、鲫鱼和部分草鱼。所以按照它们的进食方式,大部分都是在水底寻找食物。尤其是鲤鱼,你看一下它的鱼嘴生长的方式就能发现,它们几乎只能吃到水底的食物。所以离开水底的钩子上的鱼饵,它们几乎吃不到,而这些钩子上的鱼饵也就起不到什么作用,可以忽略不计了。

  洪涛之所以在这里使用串钩,主要是他前世来过这里,对这里水底的结构地形稍微有点了解。这座水库虽然也是建在山区里。但是周围的山势较低,水底基本是泥沙底,乱石不太多,所以基本可以不用考虑鱼钩挂底的问题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fkxx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