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一十四章 左右朝堂_墨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用在了最需要的地方,而地方的发展则被放在了最后。

  “国家需要用钱,而地方则需要发展,所以本官认为建立合理的分税制,将赋税一分为二,大部分归国家统一规划,小部分则让各郡县留下自用,这样一来即兼顾了朝堂和地方,又能让地方积极收税。”戴胄总结的说道。

  “这不可行!朝廷的赋税本来就紧张,如果在让地方截留一部分,那只会让国家积贫积弱!”戴胄刚刚说完,房玄龄第一个跳出来反对,他可是负责政务,自然知道朝堂每年的开支有多少。

  “房相此言差矣,各州县才是帝国赋税的根基,如果地方富裕,那朝堂收的税将会更多。”戴胄反驳道。

  “地方富裕,朝廷穷困,必将不利于帝国稳定。”长孙无忌摇头说道。古代历来实行强干弱枝,最怕地方做大,威胁中央的统治。

  “长孙大人,一地如何能够威胁中央,况且一地富有乃是当地百姓之福气,即能体现陛下的仁德之治,又能为帝国贡献更多的赋税。”魏征起身为戴胄辩解道,在他看来这样能够兼顾地方和朝堂的分税制,自然是百姓的福气。

  整个朝堂顿时分为两派,反对和赞同分税制的更有理由,谁也说服不了谁。

  李世民伸手一挥,顿时整个朝堂安静下来。

  “财权之争,自古都有,偏听则暗兼听则明,既然此事是由于民部和长安县之争引发,朕早已经通知长安县令在外等候,不若听听长安县令如何解说。”李世民道。

  不一会,一个侍卫领着满头大汗的长安县令苏洛生太极殿。

  “微臣参见皇上!”苏洛生恭恭敬敬的行礼道。

  “苏爱卿平身,分税制乃是因你和户部争执而起,此时你可畅所欲言,朕诉你无罪。”李世民道。

  “是!”苏洛生顿时胆气一壮,昂然道,“诸位大人,长安县乃是帝都之地,日常维护所耗钱财不菲,从年后才现在,长安县因为缺少钱财至少有三座桥,五条路急需要修整,已经长安城的青石板路,长安县除了能够保证大道维护之外,其余多条道路需要立即修补,却一直耽搁,再加上县衙修缮……”

  苏洛生大吐口水,俗话说,三生不幸,知县附郭,而他直接附在帝都上,简直是十世恶人。其中的艰辛就不用说了。

  “修桥铺路自然有百姓服徭役的时候修缮,等到秋后自然解决。”房玄龄皱眉道。

  “房大人,长安城乃是人流最为畅通之处每天数万百姓进进出出,要是都等到秋后百姓服徭役,恐怕就耽误了。”苏洛生苦笑道。

  房玄龄顿时一阵沉默,苏洛生说的的确是是实情。

  “分税制虽然有一定的道理,但税制乃是国家的柱石,岂能说改就改!”长孙无忌依旧是反对道。

  不少朝臣顿时点头附议,虽然地方困顿谁都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fkxx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